新闻动态

走深走实,安全职院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时间:2023/09/01 14:53:30浏览:

2023年暑假思政课部以“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契机,把思政课开在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的现场,开在博物馆、纪念馆等“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一、依托红色场馆,赓续红色血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一座革命纪念馆就是一个红色基因库,一件红色文物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开展红色实践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的题中之义。

7月8日,思政教师许颖慧、熊翼伶通过纪念馆里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带领同学们沿着历史脚步,为学生讲述了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开展土地革命的历史和故事,同学们沉浸式了解和感悟中国革命。把红色遗址变成“课堂”,让革命文物资料变成“课本”,通过追寻历史遗迹、探寻历史脉络使思政理论课堂立体、生动起来,让学生在真切感悟中体会理论和真理。“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这堂课既生动又深刻。我们要懂得感恩,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蔡曾一同学激动地表示。

_0808518a6ce0640b88f7d3904aea43ed_764473900_mmexport1688997011899.jpg

_43be3b33832cc24072a654aaa61972f8_-546628914_mmexport1688997872959.jpg

%IHJMBU0VYA[IJT39R4NM@N.jpg

二、走进社区基层,用活社会"资源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大思政课”有着一系列重要论述,比如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为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路。思政课部充分用活社会“资源库”,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行业,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这次‘三下乡’让我们对基层社区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关注并且尊重基层群众,要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参与湘龙街道“三下乡”活动的谢瑜婕同学谈到。而来自消防救援技术2201班的洪耀宁更关注另一面:“如何将国家政策法规对人民群众讲通讲透?如何将工作更高效的开展?如何将在校所学知识更好的利用在基层工作中?”7月3日,安全职院联合湘龙街道合作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及居民消防安全检查,由社区网格员、安全专员、思政教师组成的“大师资”,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基层治理,帮助学生在实战中学深悟透群众工作方法和沟通技巧,并就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共同研学,寻求对策,用活专业所长,促进青年思政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_-884211676__30cf6f75618168e09b50a853ec2ffade_2134311571_mmexport1693535491896_0_wifi_0.jpg

IMG_9164(20230901-114924).jpg

三、走向田间地头,用好乡村“大课堂”

7月8日起,思政课教师熊翼伶带领学生创新推广方式,主动邀请村干部“同声翻译”,见到村民拉拉家常再发放推普手册,趁着赶集日摆“摊”推广,一家一户进行调研。思政教师许颖慧带领的“石榴籽”志愿实践队的同学们为村民检查煤气罐,排查房屋安全问题,实地调研农村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永顺县大利村进行志愿服务期间,思政教师引导学生们用心感受乡情、用情倾听乡音,了解群众所需,用所学专长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在乡间行走的“大思政课堂”中,运用专业所学,践行青春使命。

IMG_9166.jpg

依托“三下乡”的“行走的思政课”是既“走新”又“走心”的教学探索,“新”在其从内容选取、教学手段、教学场所等方面开展多维度立体式教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和内容,聚集学生关注的疑点、焦点问题,让思政课变得有味又有得;“心”在移动思政课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让思政课真正“入耳、入脑、入心”。通过移动思政课堂,打破学生知识与心灵的“壁垒”,思政教师深度融入学生志愿服务,从多样化的素材中拓宽育人视野,提升思政课内容质量,在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部 黄金玉)